山西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于2022年5月12日组织线上研讨会,以下视频是部分会议视频。
汇报人: 武海波
职务: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播放视频
立项背景
根据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加快推进相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公共信息服务、培养工作动态分析、教育行政决策和社会舆论监督提供支撑。
3月29日在教育部举办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就职业教育数字化的相关问题做了介绍:“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步伐是提升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并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是革新传统治理模式。
二、是革新传统评价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行为全数据采集分析;
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
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
实现实时采集、及时反馈、适时干预。
三、是革新传统学校模式。
存在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诊断手段缺失
虽然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各职教院校内的时间并不短,但用在教学评价、德育评价、实习管理评价等全过程评价的信息化手段,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处于空白阶段;
二、诊断标准缺失
各院校在诊断指标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一致的行业标准,虽然各院校都在做着自己的实践,在数据层面没有做整合对比,因此无法形成有效共识;
三、改进依据缺失
大部分院校由于前面两项的缺失,造成了改进依据的缺失,没有数据支撑就没有改进的依据,改进工作的展开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具体解决方案及应用
我们针对以上问题,从2018年开始主要着手开发了5个系统:
1.师德师风 2.德育管理 3.实习管理 4.教务管理 5.院长助手